宿迁再添历史建筑!机床厂、老船闸、光荣馆等上榜,保护利用有新招

 /  速新闻
2025-09-08 18:07:12 宿迁 >

(速新闻记者  王艳珅  周妮)近日,宿迁市人民政府正式公布宿迁市第三批历史建筑名录。本次共认定公布6处18栋历史建筑,涵盖宿迁机床厂历史建筑群、宿北大战纪念馆光荣馆、井头船闸老闸、井头船闸新闸、井头粮管所历史建筑群以及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行政楼。9月8日,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。


历经岁月沉淀的建筑致敬先烈


宿北大战纪念馆这座历经岁月沉淀的建筑,不仅是宿迁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,更珍藏着一段段刻骨铭心的革命记忆。


9月8日,记者来到宿北大战纪念馆,穿过一条林荫小路,宿北大战纪念馆光荣馆静静矗立在眼前。这座展馆采用白墙红瓦设计,古朴的建筑风格自带历史厚重感。


宿北大战纪念馆光荣馆



“这座建筑始建于1956年,最初名为‘光荣馆’,主要展陈宿迁籍烈士的生平事迹,是当时群众缅怀先烈、传承革命精神的重要场所。”宿北大战纪念馆工作人员任丽茹介绍,2023年,宿北大战纪念馆对这座建筑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升级,如今它以“历史陈列室”的新身份对外开放,展陈主题也拓展为马陵公园自建成至今的建设与发展脉络,通过更系统、更全面的视角,串联起宿迁的红色记忆与城市变迁。


走进馆内,明亮的展柜、清晰的图文展板与精心布置的场景,将历史的厚重感与现代展陈技术巧妙融合。整个展馆分为五个部分,从宿北大战纪念馆的“起源与沿革”入手,依次展开“建筑与展陈”“烈士事迹缅怀”等内容,让参观者循着时间线索,一步步了解历史。


展馆内,“宿北大战相关研究与编纂”展区尤为引人注目。墙上的展板详细列出了多年来关于宿北大战的研究成果,展柜内则整齐摆放着宿北大战相关书籍。


每年的清明节与烈士纪念日,宿北大战纪念馆都会迎来一波又一波的参观者。人们怀着崇敬之情走进这里,在文字与影像中读懂历史,在缅怀与思考中传承精神。


市民见证城市记忆更新


一座城市的记忆,不仅存在于书本档案里,更矗立在街头巷尾的历史建筑中。宿迁最新认定的6处历史建筑,唤醒了市民新的城市集体记忆。



“这些老建筑是我们城市的根脉,保护它们就是保护我们的记忆。”带着两个孩子参观宿北大战纪念馆的市民王宁表示,近年来,宿迁市的红色场馆已成为市民追寻历史记忆、汲取精神力量的重要场所。今年清明节期间,宿北大战纪念馆、朱瑞将军纪念馆、彭雪枫纪念馆均迎来参观、祭扫高峰。


宿迁机床厂历史建筑群


对于工业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,市民们也有着自己的期待。“希望改造过程中能多征求居民意见,让这些老建筑真正融入我们的生活。”一位住在宿迁机床厂历史建筑群附近的居民表示。


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行政楼作为新认定的历史建筑,其保护与现代化服务功能提升实现了有机结合。“现在通过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行政楼旁的便民门诊,只需要几分钟就能把药开好,还有专人指导如何在自助机器上办理缴费等手续,真是省时又省心。”在该院便民门诊开完药的慢性病患者郭先生说,这种历史保护与功能升级的有机结合,让市民在享受现代医疗服务的同时,也能感受到建筑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。


宿迁致力守护城乡历史文化遗产


记者了解到,近年来,宿迁市相关部门,按照国家和省市政策文件要求以及相关工作部署,深入开展历史文化资源挖掘认定,扎实推进历史遗产修缮保护,创新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。


截至目前,全市累计认定历史建筑已达66处,其中,中心城区32处、沭阳县12处、泗阳县8处、泗洪县14处。这些历史建筑类型丰富多样,包含商铺民居、工业建筑、医疗建筑、纪念场馆、水利设施等,生动地展现宿迁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状况,是宿迁历史发展的鲜活见证。


除了已认定的历史建筑,宿迁的历史文化遗产名录还包括世界文化遗产1处,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77处,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92项;国家工业遗产2个;中国重要农业遗产1项;省级水利工程遗产6处;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个,省级传统村落13个;市级以上地名文化遗产65项。


接下来,宿迁市相关部门,不断完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体系,指导各历史建筑产权单位、管理单位加强对历史建筑的保护、管理和利用,充分发挥其在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中的积极作用。


责任编辑:
王韩
宋盈丰
评论拿积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