辉煌十三五 奋进新征程 线上系列新闻发布会丨泗阳交通篇

首先送上大家最感兴趣的问答环节



宿迁日报社泗阳记者站
泗阳县地处宿迁和淮安之间,请问在交通方面,泗阳县怎样融入到这两座城市?
阙学来
目前,我县已经开通运营淮徐高速公路、徐宿淮盐高铁、宿淮铁路、国道343、省道330泗阳段等主干通道,省道346、省道347南绕城段、国道343城区段北线改扩建正在开展前期工作。目前,公铁水已经实现与宿迁、淮安互联互通,基本实现半小时到达宿迁、淮安的交通设想。


电子政务中心
省道267作为连接泗阳南北一条重要的交通要道,对沿线乡镇发展至关重要,请问进展情况?
阙学来
省道267泗阳段长约62.895公里,北起泗沭交界处,向南经庄圩乡、爱园镇、王集镇、来安街道、李口镇、新袁镇,止于裴圩镇南,与省道330交叉,宿淮铁路至新袁段按照一级公路标准实施,其余路段按照二级公路标准实施。
目前,全线施工图设计等前期工作已经办结,庄圩至王集段路面已经铺设完成,淮沭新河特大桥正在进行桩基施工,计划2023年,全线建成通车。


掌上泗阳
泗阳县成子湖片区、涟沭结合部片区属于省级6大扶贫片区,扶贫任务艰巨,请问“十三五”期间交通具体做了那些事?
阙学来
成子湖片区主要涉及到我县卢集镇及裴圩镇,“十三五”期间,国省干线方面:省道330裴圩至高渡段建成通车,省道267新袁至裴圩段施工图已经完成,正在开展土地手续办理;县道、农村公路方面:完成卢李线改造工程,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实施86.61公里,危桥改造28座。
涟沭泗结合部片区主要涉及到我县庄圩乡及爱园镇里仁片区,“十三五”期间,国省干线方面:省道267涟沭泗结合部片区道路正在进行沥青铺设,计划月底路面主体完工,淮沭河特大桥计划明年建成;县道及农路方面:庄圩火车站至省道267连接线建成通车,钱爱线与新长铁路平交道口改造项目主体工程年底完工,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实施48.82公里,危桥改造18座,超额完成“十三五”既定目标,实现了行政村双车道四级公路全覆盖。

接着再来看看
泗阳交通“十三五”的答卷吧!
关键词

基础设施
(一)干线公路网结构不断完善。省道330建成通车,省道267、省道347正在扎实推进,国道343城区北段改扩建、省道346、省道347泗阳绕城段项目前期工作有序开展。

(二)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成果丰硕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提档升级农村公路396公里,改造危桥157座,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891公里。获省政府授予2019年“四好农村路”省级示范县称号。
(三)铁路发展取得明显突破。泗阳境内现有徐宿淮盐铁路、新长铁路、宿淮铁路三条铁路。徐宿淮盐铁路于2019年12月16日建成通车,泗阳站改扩建工程同步改造完成。

(四)港口、航道设施日趋完善。基本形成以京杭运河航道为主干线,与其他支线航道相连通的航道网布局。

(五)通用机场纳入省通用机场布局规划。根据《江苏省中长期通用机场布局规划(2018-2035年)》,泗阳县通用机场规划为地区级通用机场,正处于规划选址的前期研究阶段。
关键词

运输服务
(一)客运场站建设加快推进。“十三五"期间,泗阳站建成投入使用,基本形成以泗阳站为核心的客运枢纽体系。全县拥有一级客运站1个、四级客运站10 个。

(二)城际出行服务品质不断提髙。随着12月中旬连淮扬镇铁路全线通车,泗阳依托徐宿淮盐铁路可通达南京、苏州、上海等各大中城市。
(三)城乡公交一体化水平走在前列。购置新能源城市公交车486辆、镇村公交车45辆,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连续4年被省交通运输厅评定为AAAAA级。

(四)物流体系建设不断完善。有序推进临港物流园、电商物流园、零担物流园、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4个货运枢纽建设,建设完成新袁、李口、王集等9个乡镇农村物流服务站点,实现农村物资有序集散和高效配送。
(五)港口集装箱航线培育成效凸显。先后开通泗阳至连云港、如皋港、南京港、南通港集装箱航线,2019年集装箱吞吐量21318箱,同比增长67%;散货吞吐量219万吨,同比增长48%。

(六)物流企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。截至2019年,全县有道路货运经营业户3414户、物流运输企业111户。
关键词

行业管理
(一)交通规划引导作用充分显现。“十三五"期间,泗阳县交通运输局始终坚持在《泗阳城市总体规划》等一系列上位规划的指导下,扎实开展交通运输各项工作。
(二)公路、航道管养水平不断提高。全县国省道优良路率达到100%,县道优良路率近80%。

(三)运输市场管理与服务全面加强。2019年,查处非法营运等违法违章经营行为300余起。道路客运经营许可证核发等事项已在江苏政务服务网实现业务办理,法定办结时限从15 天压缩为2天。
(四)交通运输信息化水平稳步提升。泗阳县交运客运有限公司建成智能化运营调度中心,公司所有纯电动公交车、出租车和充电桩全部接入智能监控系统;依托物联网及云计算技术支持,对约500辆客货运车辆对实行智能监控。

“十四五”泗阳交通蓝图
一、交通运输网络
(一)谋划高速公路布局。“十四五"期间,开展淮徐髙速泗阳经济开发区互通、盐洛髙速公路北延至东海(泗阳至沭阳段)、泗蚌髙速公路东延至涟水机场、G2513淮徐髙速扩建的前期研究工作。
(二)完善干线公路网络。“十四五"期间,加快完成省道347、省道267项目,规划建设省道346、国道343泗阳城区北段改扩建、通港大道(省道267连接线)等项目。规划县道规模305.1公里。其中,改扩建127.4公里,新建 10.1公里。
(三)实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。“十四五"期间,实施农村公路100公里,实施桥梁新建改造70座。

(四)推进“公铁水空”一体发展。谋划推进宿淮铁路、新长铁路扩能改造,积极推进泗阳港区铁路专用线开工建设,规划建设京杭运河引航道,推动泗阳港西作业区码头、成子河作业区新建庄码头以及国望髙科码头加快建设。 “十四五”期间,做好通用机场相关前期工作。
二、客运服务
(一)推进联程联运城际客运发展。探索实现区域公路、铁路、航空互相之间的“一站式”联合运输;继续完善汽车客运“联程联票”的购票服务,实现更多区域的“一次购票、一票到达”。
(二)加快完成综合客运枢纽建设。实现对外交通与城市交通的零换乘。
(三)推进城市公交服务多元化发展。鼓励发展定制公交、微循环公交、社区接驳公交、通勤班车等特色公共交通服务,引导巡游车与网约车融合发展。
(四)提升公共交通车辆装备水平。进一步加大清洁能源及新能源车辆在公共交通车辆的比例。到 2025年,清洁能源及新能源车辆占比达到100%。
(五)优化调整城市公交线网。适时优化调整城市公交线路布局,进一步扩大公交线网服务范围。
(六)不断完善公交场站建设。开工建设泗阳县西收费站公交换乘场站和来安公交换乘场站,协调不同片区内外城市公交衔接换乘。
三、物流运输
(一)完善物流通道布局。进一步强化与周边机场的衔接,做好与“苏北金三角”淮安空港、徐州国际陆港、连云港海港以及南京、苏州、上海等长三角之间的货运对接,着力打通泗阳与重点城市之间的公路物流通道。
(二)加快推进物流园建设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续建完成临港物流园、零担物流园、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,规划建设建材物流园。
(三)积极推动多式联运发展。以临港物流园为核心打造多式联运枢纽, 积极开展公铁水联运服务。
四、可持续发展
(一)提升公众出行、货运物流智能化服务水平。推进建设以移动APP为窗口的公共出行信息服务平台,整合城市公交、公路客运、气象旅游等信息资源,实现运营信息实时查询。

(二)广泛应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。推广新能源车辆,加强新能源车辆加气站、充换电桩等公共设施建设;推广LNG船舶应用,大力推进船舶“油改气"和靠港船舶岸电系统建设。
五、行业治理
不断提升公路、航道养护管理水平;切实提升交通运输执法能力;深入推进行业管理信息化建设。
责任编辑:史向华 实习生:谢文治

